新加坡EP获批后被人力部抽查如何配合

近年来,随着新加坡Employment Pass(EP)持有人数持续上升,特别是自雇EP(Self-Employment EP)的申请激增,新加坡人力部(MOM)也开始加强对已获批EP的抽查力度,以确保所有EP持有人及其所在公司真实运营、合规履责

那么,如果你已经获得了EP,突然被通知抽查,需要如何配合?是否会被取消EP?本文为你详细解答。

新加坡EP获批后被人力部抽查如何配合

一、为什么会被抽查?

根据近年来的趋势,MOM对EP持有人的抽查越来越频繁,尤其是自雇EP持有人更容易被列入抽查范围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• 大量EP获批者并未实际开展公司业务,仅以EP身份在新加坡生活
  • 这种行为违背了EP制度的初衷 —— 吸引具备实际技能与经济贡献力的外籍专业人士
  • 新加坡希望确保所有EP持有者真实为公司所用,并对本地经济和就业有实际贡献

因此,为防范“空壳公司”、“挂名职位”,MOM加强了事后核查机制。


二、常见抽查内容有哪些?

一旦EP被抽查,通常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以下资料(一般为近三个月):

  1. 公司合同与发票
    • 客户合同、服务协议、付款发票
    • 用以证明公司有真实业务往来和营收
  2. 公司银行账户对账单
    • 展示公司实际进出账情况
    • 是否有稳定收入,是否支付工资等
  3. 员工名单与薪资信息
    • 所有员工的姓名、岗位、职责与月薪
    • 是否雇佣本地员工,是否有实际运营团队
  4. 办公租赁合同与办公室实景照片
    • 实际租用办公空间的合同
    • 照片需证明办公环境真实存在并用于工作

✅ MOM的目标是判断:这家公司是否在正常经营?
❌ 如果公司无收入、无员工、无办公场所,很可能被认定为“挂名公司”。


三、抽查是否有固定标准?

没有。MOM并不会公开其抽查标准,也不会提前通知“为何被抽查”。可能的触发因素包括:

  • 自雇EP,尤其公司无明显对外曝光/报税记录
  • 公司注册已久,但业务数据较弱
  • 雇主曾提交过不一致的信息
  • EP持有人长期不在新加坡(或无活动记录)

但更多时候是随机或抽样检查,主要看结果是否能“说服审核官”。


四、配合抽查的正确方式

一旦接到MOM抽查通知,建议如下配合步骤:

  1. 尽快整理完整资料,不要延迟提交
  2. 保持资料真实、逻辑一致,切勿造假
  3. 如材料不足,可附解释说明文件(如项目刚启动、收入未到账等)
  4. 如不确定某些内容该如何准备,建议寻求专业机构指导,以免无意中“自曝风险”

⚠ 注意:若因材料不全或无法证明经营实质,MOM有权取消EP准证或不予续签


五、如果评估存在问题怎么办?

若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公司经营情况存在较大问题(如长期无客户、无员工、资金不足),建议不要盲目提交资料,而是:

  • 先做一次内部自查和专业评估
  • 明确当前能否构建“合理经营逻辑链”
  • 如确实不具备经营能力,建议考虑其他长期身份方案或重新调整公司方向

六、总结

EP获批只是第一步,在新加坡顺利维持EP身份,更重要的是公司要真实经营、合规纳税、有合理雇佣结构。近年来MOM的审查趋势明确表明:不希望EP成为“空身份工具”,而是希望真正吸引高质量人才与企业。

若你已持有EP,建议提前准备好抽查所需资料、优化公司结构与财务安排,以免在被抽查时措手不及,甚至面临EP被撤销风险。


📌 想做一份EP经营状态自查报告?
📌 被抽查,不确定如何准备资料?
📌 欢迎联系专业顾问,我们可协助你完成全流程应对准备。

猜你喜欢

公司注册 自雇EP办理
Whatsapp
Whatsapp
加我微信
加我微信
返回顶部
新加坡公司服务卓越服务商,选择我们是绝对正确的选择!(选择我们不踩坑!真的,很真诚!)